他如今虽然不再担任光大实业公司的董事长,但他依然关心经济、关心市场、关心企业。身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(在此之前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),他还经常以“社会活动家”、“企业家”或“工业大夫”的身份,在一个个经济热点频频留下足迹,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出谋划策。
他,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光英。
忠心赤胆 乐观豁达
王光英出生于民国初年,年轻时主张实业救国。1942年,他从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毕业后,在天津开办了近代化学工厂。这期间,他不顾日本军队的围追堵截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,冒着生命危险向解放区提供了急需的军用品和医疗用品。
抗美援朝时期,担任天津工商联秘书长的王光英,组织天津工商界人士,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美爱国示威游行,全力支持抗美援朝,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扬。
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,王光英带头接受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。在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中,他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生产,并捐献了急需的农田灌溉机械和低毒农药等大量物资。
在“十年浩劫”中,王光英被关进监狱达8年之久。8年中,他有过悲伤,有过彷徨,但都没有动摇他对事业的追求。狱中最难耐的是寂寞,王光英曾风趣地说:“在狱中唯一陪伴我的有生命的东西,是墙角的一只蜘蛛”。“世界上大概没有多少昆虫学家观察过母蜘蛛孵化小蜘蛛的‘产程’吧,我却知道这‘产程’是14天。”
乐观豁达的性格,坚韧不拔的毅力,使王光英走过了坎坷的路程。
先人一步 直言敢谏
1980年7月,王光英当选为天津市副市长,主管财贸和金融。上任伊始,他就深深感到同天津市里广大群众生活密不可分,同城市经济繁荣紧密相连的商业网点太少了,连原来最繁华的和平区东马路的商业网点也稀稀落落、冷冷清清。
王光英马上做出决策:把这条街上的机关、企业等单位占用的60多处非营业用房和3000间住宅全部改为零售商店,街上的批发商店统统搬到楼上去,临街的铺面房都改为零售门市,各行各业限期执行。不到1年,3公里长的集商业、文化、金融、服务为一体的商业一条街建起来了。市民拍手叫好,国家增加了收入。
此外,首创展销会的形式,为商品交流提供了条件;率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,改进企业生产条件;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……在经济管理工作中,他以一个实业家的眼光总是先人一步。
调到北京后,他和胡子昂赴香港考察,写出了一份极有分量的《香港见闻和八点建议》送递中央。文中分析了8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低谷,正逐步趋于上升的形势,提出中国应把握住这个机遇,以香港为跳板走上世界经济舞台,并建议成立像日本丸红株式会社那样的综合性实业公司。中央采纳了这些建议,并做出决定,授权王光英创办经济实体。1983年4月26日,王光英肩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抵达香港,开办了第一家把总部设在香港的国营大企业——光大实业公司,迈出了创业的步伐。
久经商场 精明过人
光大开业不久,王光英掌握了智利一家工厂因倒闭而拍卖设备的信息,便抢先订购了一批尚未使用过的“奔驰”和“道奇”牌载重卡车。成交价仅为新车出厂价的38.5%,这笔买卖为国家节省了2500万美元,解决了晋煤外运的燃眉之急。此举之果断、迅速,令生意圈中的大亨们折服。在短短的7年中,光大引进了140多项先进技术和10亿美元的先进设备,与世界各地2000多家金融及工商企业界建立了联系,还将业务范围从单纯引进技术设备,扩展到合作搞大型工程建设。如与日本联合成立了光大熊谷开发公司,这个技术过硬、实力雄厚的公司,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在珠江三角洲建成一座1760米长、四车道的江门外海大桥,还合作兴建了王府饭店、金朗酒店、天坛饭店以及京广中心等。
在香港的7年中,他牢牢记住邓小平的话:“看准了就大胆地干。”在大胆干中,他深深体会到:要步入国际市场,需先找准自己的位置,把自己的商品拿出来掂量掂量,弄不清是“朝阳工业”还是“夕阳工业”,盲目上马是危险的。
王光英的经营哲学是光明正大。在他看来,做生意应该象“光大”的名字那样光明正大。他认为,作为一个好的生意人要讲互利,你要赚钱,也要让人家赚钱。否则,只能是一锤子买卖。在生意场上,要做到既不骗人,也不能被人骗,用中国古语来说,就是“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”
1986年,王光英以其在国际交往中的杰出贡献,被美国马里兰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士学位;不久,比利时的阿伯特王子代表国王又亲自到香港授予王光英皇冠勋章。在华人中仅有两人有此殊荣,另一位是香港的李嘉诚。
“工业大夫” 痴心不改
在王光英的兄妹中,从医的近一半。自从他卸去公司领导职务回到北京后,便成为社会活动家,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。为此,他被人们称为“工业大夫”。
开发,要实行经营性开发;建设,要实行经营性建设。王光英无论走到哪里,都十分关注企业的经营,更注意经营的效益。这正是一个企业家强烈的事业心与高度责任感的生动体现。
1992年3月。在广西的海滨城市北海,他帮助北京18家大公司成立了北海现代产业城招商集团。在他看来,北海作为大西南的出海口,是块宝地。今天,北海已成了中外企业家的投资热点。
“三峡工程要走经营性开发之路”,这是王光英率团赴三峡考察后提出的宝贵建议。在王光英看来,我们的国情和面临的许多问题,使我们目前尚难完全以企业的经营之道去建设三峡,但是在现有条件下,能否引进一些合理的经营机制,能否沿着经营性开发之路,用少量资金去取得更大的效益呢?
他主张“三峡工程早决策,快上马”;提出“用以电养电的办法来解决大部分资金”,“实行火电水电同价,形成以电养电的良性循环”。他的这些意见,受到各方面的关注。
他曾提出许多长远设想,如“丁”字规划,即由北向南沿海一条线为“丁”字的一横,长江水道为“丁”字的一竖。他乐观地说:“一方面开发沿海城市,一方面开发黄金水道,如能如愿以偿,遍地黄金就捧在手中了。”
事业发展的需要,使王光英重视人际交往,重视友情。他不仅与许多中外大亨、巨子交情甚厚,还与国际上一些政界领导人友谊匪浅。他与尼克松、基辛格、里根、竹下登等都是朋友,并时常借机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。
王光英做生意的诀窍是人无我有,人有我好,人好我廉,人廉我转;他最讨厌的事情是浪费时间,重复建设,他最大的心愿是祖国的富强和统一。每当谈起这些,王光英总是动情地说:“中国不能再折腾了,就按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去干,干它一百年,中国就不得了啦!”